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

武陟油茶的正宗做法(武陟油茶——内里无茶,却醇韵绵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02:07:48    



油茶是焦作武陟一带传统面食小吃,虽普普通通,无法与名菜大餐相提并论,却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无论城镇、乡下,也不论上班一族,或寻常百姓,不少家庭都有喝油茶的习惯。

尤其是冬季,天寒地冻,清早起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既当早点,又暖身体。

一碗油茶下肚,顿觉浑身上下都暖烘烘的,有时额头上还会沁出点点热汗来,浑身都来了精气神,爽快极了,为一天的生活垫了个充实的底气。

武陟人调制油茶颇有独到之处,可谓十分精细,既讲究配料用料,又非常注重熬法。要说起历史,甚至可追溯至汉末,背景不外乎是王莽撵刘秀。这里不再赘述。

油茶,顾名思义,自然离不开茶叶,但武陟油茶里偏偏就没有茶叶,成品却又有早茶的灵魂味道,就好像鱼香肉丝无鱼却有鱼味一般,的确可称得上坊间一绝。

武陟油茶说是茶,实为粥。

当地人制作油茶的正宗做法是:不放油,不放水,直接将面粉放在铁锅里干炒,须是以文火细细翻炒,直至炒到面粉微微发黄为止。

炒面粉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若炒老了,就会有股焦煳气,若炒嫩了又有一股生面气,一定要炒到恰到好处。

有经验的家庭主妇炒面粉时,耳听灶火的呼呼声,眼观铁锅里的面颜色,如此“察言观色”、一丝不苟,不可有丝毫懈怠,方能将面炒好。

面炒好后,加入大小茴香、花椒、丁香、清化姜、肉桂、陈皮、砂仁等研磨而成的香料粉,再加牛油,最好有牛骨髓,放入花生米、核桃仁、黑白芝麻等配料,熬成糊糊状。好油茶稀稠适度,软糯顺滑,入口咸香,回味悠长,因其状像浓茶,故名“油茶”。

现在不少油茶开始偷工减料甚至作假,首先在原料的挑选上不能严格把关,再则在炒制时火候把握不到位,不是火欠了香味出不来,就是火过了既影响口感又影响美观。以致影响了武陟油茶的品牌效应。

油茶是武陟群众普遍喜爱的美食,除在家里煮制外,不少早餐摊或饭馆也经营。

八九十年代,油茶都装在肚子硕大的铜壶里售卖。现在,都盛放在深深的不锈钢桶里,下面以一个微燃的蜂窝炉子支撑。

令人记忆最深的、最有味道的还是大壶油茶。

每天早上,卖油茶的老板用三轮车将裹着棉被的大油茶壶拉到市场上,至少二人抬起才能置于水泥台上。


油茶老板倒油茶的水准,完全有欧阳修笔下“卖油翁”的风采。一个百十斤重的油茶桶,半米长的壶嘴。

老板一手拿碗,置于壶前二十公分左右,另一只手把壶抱住,往前一推,油茶便从壶嘴中射出一道弧线,眼看就要溢碗,令食客替他焦急。

岂料老板手一松,铜壶迅速复位,碗里油茶不多不少,正好一碗,不漫不溢,凡为看客皆忍不住拍手叫绝。

再看,黑芝麻、白芝麻、花生仁等在黏稠的油茶中就像陷入困境的队友,扑闪着眼睛,等待你的救助,遂顾不上烫嘴,提起勺子,就要吸溜吸溜将它们挑出送入肠胃妥善保管。

若饱,自然不再念叨什么。若饿,这时候,总觉着还少些东西。

四顾,铁锅里翻滚的油条正极速变长,蒸包子的笼屉正喷云吐雾,水煎包的平底铁锅里正滋滋作响,还有嫩白的豆芽、精细的土豆丝、碧绿的蒜苗、清炒的红萝卜丝等,五彩纷呈,琳琅满目。

别说品尝,仅仅是瞅一眼,闻一闻,都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想伴着油茶大快朵颐。

油茶摊前,食客扎成堆,既有工薪阶层的上班族,也有上学的学生娃,还有没有多少事的市民,也图个方便。

香喷喷的油茶,喝在嘴里,香在心头,笑在脸上,喜上眉梢,无不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和甘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