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茂名滨海新区,一场以“统战引领、商会搭台、企业唱戏”为核心的“百会帮百镇”行动正蓬勃开展。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统战部携手商会,将海洋资源转化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强劲引擎。
统战聚力,架起政企“连心桥”
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统战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成立社会力量协作专班,精准对接乡镇需求与企业资源。通过专班定期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镇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出村民返乡投资,组织商会企业深入调研,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优势与滨海新区特色产业开展深度合作。
茂名滨海新区在布局海洋牧场网箱。金超群 摄
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据电城商会统计,目前已有41家优质水产企业加入商会。其中,广东厚信水产有限公司在政府政策扶持下,积极参与海洋牧场项目,投入金鲳鱼深海网箱养殖。该项目在近海区投资建设60个深海网箱,用海面积达3.07平方公里,预计年产量可达300多万斤,显著提升当地渔业经济效益。
工人在网箱上起鱼。杨晓峰 摄
“我们全力支持企业深耕海洋经济,推动‘靠海吃海’向‘靠海致富’转型升级。”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党委和政府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决心,也为电城镇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商会赋能,激活“海洋牧场”新动能
电城商会倾力打造“电城墟”线上商城,构建“电商+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在“百会帮百镇”行动中,商会积极动员会员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牧场养殖的金鲳鱼。金超群 摄
在浅海养殖区,商会会员企业的金鲳鱼养殖喜获丰收。在休渔期间,预计将有20万—30万斤优质海产品通过“云端商城”直供全国市场。“这既有效填补了休渔期的市场供应缺口,又为渔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致富渠道。”厚信水产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网箱养殖产业实现了多方共赢,不仅企业获得发展,也为当地30名渔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保障。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企业计划投资建设20亩水产品加工基地、20亩冷链物流和智能仓储中心,10亩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并投资500万元修复古港码头,打造“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这一布局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真正实现“一条鱼带动一方经济”的良性循环。
向海图强,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百会帮百镇”的滨海实践,构建了“政府引导+商会联动+企业参与”的协同机制,通过产业振兴有效带动人才回流、返乡创业。以莲头村为例,当地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科学养殖提升经济效益,又坚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莲头村夜景。电城镇党建办供图
漫步如今的莲头村,架海灯塔巍然矗立,巴布几内湾碧波荡漾,洁白的沙滩与摇曳的椰林相映成趣。随着道路硬底化、路灯安装、停车场修建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民宿、海边市集等配套服务的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傍晚时分,海风轻拂,灯火通明的海边市集不仅为渔村增添了活力,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据统计,完善的基础设施使莲头村节假日接待游客能力提升至9万多人次,解决300多人就业问题,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
在“百会帮百镇”政策支持下,莲头村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绘就了一幅“产业兴镇、向海图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李天 吴振琼
【作者】 邹祥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