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冰城+】
以“共建向北开放新高地,共享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第34届哈洽会,正成为黑龙江展示对外开放新优势的重要窗口。这场经贸盛会不仅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更生动呈现了各市(地)在向北开放战略下的协同发展图景。
产业联动 各地特色组团亮相
哈洽会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黑龙江各地以此全面展现地方特色与优势。本届哈洽会上,黑河市展区以“地理区位—通道枢纽—制度创新—产业动能—人文枢纽”5个维度为核心,展示其作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城市的开放合作形象。“这次我们带来了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极境寒养’,涵盖山珍、蜂蜜、坚果、果干等特产,产品得到很多国内外展商认可。”黑河全域绿色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参展商陈英山告诉记者,自公司成立后每年都参加哈洽会,借力展会平台吸引了很多客商去黑河考察并合作,“这两天公司已经达成6笔意向性合作”。
绥化展区重点围绕城市特色、优势产业和发展战略展开,展示了生物发酵、食品加工、电子装备、精细化工、麻纺制品等重点领域优势。同时,设立了对口合作展台和对外交易展台。
“今年我们公司产品出口到越南,年销售额可达千万元。”在牡丹江展区,黑龙江贝比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参展商王海峰告诉记者,这是公司第一次参加哈洽会,希望借助这一国际交流平台将产品出口到更多国家。
在哈洽会现场,黑龙江各市(地)纷纷设立特色展区,展示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与发展成果,正是这些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扎根龙江建厂发展。
“去年公司在克山县投资建厂,正是看中了克山丰富的马铃薯资源。”在齐齐哈尔展区,大有荃吉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涛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植物基空心胶囊壳,原料之一正是马铃薯淀粉。“新建厂房有70余条生产线,一期项目年产量可达50亿粒,极大带动了克山当地种植业发展。”朱涛说,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美国,并计划出口东南亚及欧洲等地。
协同创新 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各市(地)在哈洽会的展示,不仅体现了自身的发展成果,更彰显了黑龙江在向北开放战略下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趋势。
在创新合作机制、激发产业协同新动能方面,黑河市依托口岸优势,与广东企业共建跨境电商平台,探索“保税转口+境外组装”模式,构建“双买双卖”新格局。嫩江市与珠海经开区共建产业平台,推动资源禀赋与资本技术双向赋能,谋划铍铜加工、俄铝全产业链等项目,打造跨区域合作样板。
牡丹江市致力于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参加此次哈洽会的企业涵盖跨境贸易、名优产品、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通过展示半导体芯片、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凸显产业多元化与科技赋能的成果。在展现对外贸易区位优势方面,牡丹江市借助本届哈洽会重点展示跨境贸易成果,突出通道优势。
绥芬河市重点围绕通道、贸易、产业、平台、文旅五大板块,充分展现了其在口岸建设、贸易结构优化、重点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自贸创新以及文化交流等对外开放领域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绥芬河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拥有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诸多经济功能区。同时,绥芬河是中欧班列东部通道重要节点,借力绥芬河—东宁机场构筑起“空陆联运”立体化国际通道网络。
本届哈洽会见证了黑龙江各市(地)在产业协同、跨境合作方面的创新实践。站在向北开放的新起点,全省正携手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崭新篇章。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佳琪 文/摄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