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早稻忙进仓 晚稻忙插秧——全市“双抢”一线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0:46:00    

眼下正值“双抢”关键期,我市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农民们顶烈日,抢收早稻、抢种晚稻,与时间赛跑,用汗水浇灌着丰收的希望。

抢收:颗粒归仓,与天气赛跑

伴随着“隆隆”响声,在安义县东阳镇新华村种粮大户张余良承包的40亩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金黄稻浪卷入机体,大粒饱满的稻谷随即脱粒而出,切碎的秸秆则直接还田作肥。短短十来分钟,一亩多早稻便收割完毕。

“我种的是双季稻,早稻从7月21日开始机收,计划25日全部收完。紧接着就得耕地,争取30日前把晚稻种下,时间得抓得紧紧的。”张余良告诉记者,今年早稻长势不错,每亩湿谷能收1200斤左右,收割后直接送到一家粮油公司,按市场价卖掉。

“这都是机械化的好处,早稻收完马上能转场种晚稻,整个流程紧凑又顺利,一点不耽误农时。”张余良补充道,比起多年前全靠人工割稻,现在效率提高了太多了。

据了解,东阳镇下属11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33000亩,其中水田面积27000亩,旱地面积6000亩。50亩以上种田大户有81户,承包了东阳镇约98%水田面积。2025年,东阳镇早稻实际种植面积9290亩,上级下达任务面积9150亩,完成率101.53%。截至7月22日,早稻已收获6800亩,收获率73.2%。

在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一辆辆满载着稻谷的车辆稳稳到达,随即将稻谷倒入卸粮斗。稻谷缓缓进入烘干机,经过多级提升处理后,灰尘、杂质被自动处理出来,金灿灿的烘干稻谷便进入仓库储存。“我们有5套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1590吨,能有效保障粮食及时烘干,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对记者说,有了农业机械化,农民“双抢”更有底气。

目前,全市共调配“双抢”农机具4万台(套),包括大中型拖拉机0.6万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0.78万台、高速插秧机0.31万台、履带自走式旋耕机0.12万台,为抢收保驾护航。

据农情调度,全市198.32万亩早稻已收割90%,预计月底可全部收完。沉甸甸的稻穗、黄澄澄的秸秆、饱满的谷粒……南昌乡村的阵阵“稻”香,在丰收热潮中格外浓郁。

抢种:不误农时,田间插秧忙

这边早稻刚收完,那边晚稻插秧就紧跟上。在南昌县武阳镇的农田里,只见插秧机“车走苗下”,随着插板下的“插手”自动运作,一棵棵秧苗被整齐精准地插进水田里,不一会儿,整片农田便披上了一身“绿装”。

“这插秧机就是好,只要把装满秧苗的秧盘平铺放到插秧机的插板内,一行驶,几亩田就插完,既省时又省力。”农机手王师傅告诉记者,如今镇里大部分的稻田都用上了机械化插秧,不仅效率高,还能保证株距均匀,为晚稻高产打下基础。

记者了解到,武阳镇2025年完成早稻种植面积41500余亩,目前已全部收割完,晚稻插秧也已基本完成。该镇农业部门积极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指导农户做好种植品种的选择;病虫情报进村入户目前已下发8期,广泛宣传田间管理技术,同时通过微信大户群宣传相关农业政策,为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

在进贤县池溪镇的育秧基地里,一盘盘绿油油的晚稻秧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这些秧苗采用了工厂化集中育秧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不仅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而且生长周期缩短,为晚稻的及时栽种提供了有力保障。”宏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建忠说。

“‘双抢’不仅是和农时赛跑,更透着咱镇农业发展的活力。”池溪镇人大主席夏新华说,机械化的高效、科技育秧的先进,让大家看到农业现代化的奔头,“我们会接着深耕农业,探索创新,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出份力!”

为保障“双抢”顺利进行,全市各地纷纷出台举措。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高效地完成“抢收抢种”,最大程度减少延迟成熟带来的影响;农机部门成立服务队,协调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解决“用工荒”“农机缺”问题;供电、水务部门加强设备检修,确保灌溉用水和电力供应稳定。

据农情调度,全市晚稻计划种植197.9万亩,目前已栽播118.61万亩,预计8月初可全面完成。

田野间的忙碌仍在继续,这份与时间的赛跑,承载着农户们对全年丰收的期盼,也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农耕画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