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俞越
厚重古朴的中国历代石雕石刻,充满生命韵律的花道,与笔墨意趣浓厚的书画作品交融在一起,在展厅中迸发出美学共鸣。
4月19日,由杭州市滨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杭州永禾艺术馆、苏州彬龙美术馆、杭州西溪·印共同主办的“翰墨风华——苏杭八友书画展在杭州永禾艺术馆”开展。
开幕式上,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国辉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浙江社会文化研究院院长、杭州永禾艺术馆馆长应忠良,苏州彬龙美术馆馆长钱西姿,参展艺术家代表、西泠印社社员夏一鹏,东南大学教授陆衡先后致辞。
江南自古人文荟萃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便是江南的代名词,苏杭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双璧之城”。此次展览,展出夏一鹏、窦金庸、车前子、夏回、陆衡、樵隐、大庸、周伟这八位艺术家的70余幅书画作品,既是对江南文化基因的溯源,也是对当代艺术创新的回应。
展览现场
夏一鹏,西泠印社社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校友书画院院长。窦金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现代水墨画研究院副院长。车前子,诗人、散文家、画家,以《苏州慢》《江南话本》闻名。夏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水墨与当代生活的融合。陆衡,东南大学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深耕书法与金石研究。樵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字如其人,重在游心。大庸,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永禾艺术馆驻馆艺术家。周伟,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姑苏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这八位艺术家半居姑苏,半隐杭城,因为不同的人生阅历、经验,他们的作品各具不同的特色,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有鲜明的个性标识。他们的笔触穿梭在古今之间,游走于传统与创新之上,重在意境,强在意蕴,道法自然,是情感、理念与自然万物交融的映照,不仅体现了书画艺术的独特价值,也反映了当代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和生命体验。作品从宋元古意到现代实验,皆以笔墨为舟,悠游于江南文化的绵延湖海。
两地作品并置,是双城文脉的相生相长,笔尖一提一按,皆是江南骨血里的风雅,墨白相映间,江南文脉的呼吸清晰可闻。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当天,杭州永禾艺术馆早前开展的“山花烂漫——小原流花道展”的插花造景间隙点缀在展览作品之间,形成了书画、刻石、花道三相呼应、彼此唱和的胜景。
展览将持续至5月19日。作为展览主办方之一的杭州永禾艺术馆坚持“人文视角、艺术引领、公益先行”的立馆理念,坚持公益办展,免费对公众开放。
——更多作品——
夏一鹏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窦金庸 竹石图
车前子 飞鸟集
夏回 风景册之七
陆衡 录国语
樵隐 文虎
大庸 寻梅
周伟 冷月清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