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35年养老行业“老炮” 聊银发经济,时长共5分03秒)
佛山35年养老行业“老炮”,怎么看银发经济?丨发财到广东
如果你想进入养老行业,或者说你正在关注养老产业的投资机会,我推荐你一定要看一下这支视频,它一定能带给你带来很多启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发财哥。前两天,我去采访了一位扎根医疗康养、养老设备产业35年的行业“老炮儿”,广东佛山的“拐杖大王”、顺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洪。他手下的几个公司,每年要卖1000多万支拐杖、六七十万台轮椅到全球各地,产品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妥妥的“隐形冠军”。
顺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洪。
第一印象,我感觉看到的产品并不是特别高端,比如卖得最好的拐杖、轮椅、购物车等等,都是非常日常和基础的养老设备。但深入了解之后,不得不感叹,想做好养老设备,最重要的就是细节。
细节源于深耕
在顺康达,拐杖不仅款式多,功能也特别齐全,能测血氧、定位和报警,还能听收音机,听说最新一代产品还嵌入了DeepSeek。
又能买菜又能当轮椅的购物车更是有大学问——日韩喜欢小巧手推车,北美的款式要加宽且前后折叠,欧洲的购物车则要左右折叠,英国则是三角三轮小车、购物筐一定是皮制,这是绅士喜欢的风格……
说起每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产品,杨荣洪都能讲出特别多的细节。而细节源于深耕。35年前,一次偶然的出国机会,让杨荣洪毅然决然从国营电器厂跳出来,投身养老行业。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广东老板的眼光。大家都知道,90年代的佛山家电行业已经风生水起,杨荣洪却偏偏要做一个冷门行业。国内没起步,就先给国外品牌做代工。一直到2005年,杨荣洪决定再次创业,做自主品牌,终于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那是最难的2年,投入的几百万资金很快就用完了。”杨荣洪回忆,直到2008年初,之前发货的一些小批量订单收获了非常好的反馈,一下子来了很大订单,顺康达才真正“走起来了”,产能、利润翻了好几倍。
2035年将迎养老需求高峰
到了2025年的今天,银发经济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大风口。我问老杨,你觉得哪一年,会是这个行业的高峰呢?我们还有机会吗?他脱口而出——
2035。
杨荣洪的思路其实很简单,2035年,就是6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来到75岁。从人口数据来说,中国第2次婴儿潮,就是1962—1975年,年均出生人口2600万,是总共3次婴儿潮的最高峰。
听完这个答案,我有点兴奋,因为距离2035年还有10年,我们进入还来得及。杨荣洪却说,没那么简单。“2015年,我就提出布局智慧养老,如今10年过去,我们都不能算介入很深。”他表示,养老市场蛋糕很大,但切入点却很难,到底怎么做,多方力量都在摸索。
那么接下来,趋势在哪里?杨荣洪给出了两个他一直在思考和布局的方向。
第一个,是居家养老。在他看来,相比养老院,未来中国的养老市场大部分份额还是在家庭。如何将家庭、社区、设备、服务放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所谓的“滴滴养老”,是一个很值得发展的方向。
第二个,则是设备租赁。杨荣洪认为,有些高端的医疗康养设备比较贵,消费者不一定喜欢买。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养老设备租赁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很明显,杨荣洪眼中的未来,是从卖设备,转变到卖服务。
15年代工,20年自主品牌的经验,在老杨看来还只是入门。发财哥觉得,这个行业,想赚快钱,可能没那么容易。
银发经济,大家觉得商机在哪里?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出镜/脚本:南方+记者 李赫
采写:南方+记者 李赫 许宁宁
拍摄:南方+记者 钟志辉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李赫
统筹:袁佩如 张西陆 李细华 麦小华
策划:陈枫 王海军
【作者】 李赫;钟志辉;张令;许宁宁;龙达洋;袁佩如;张西陆;李细华;麦小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