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至9日,金昌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全市“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观摩交流活动。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60余名德育校长,围绕“阅读润心”“体育强身”“劳动励志”“智育培基”等内容,深入永昌县、金川区的多所学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强大合力。
“永昌县第二小学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前身为‘云川书院’,热诚欢迎大家踏入这方浸润书香的净土。”观摩团首先来到永昌县第二小学,在红领巾讲解员的精彩解说和引导下,参观了以“云川文化”奠定课程厚度、“两全一多”夯实阅读过程、“静动结合”丰富阅读内容、“六位一体”拓展阅读模式的四大特色课程。在“云川大讲堂”和“云川课本剧大舞台”,记者看到读书已成为师生、家长、学子共同交流的桥梁、互相合作体验的舞台,多元融合的书香阵地,构建了阅读的新生态。
随后观摩团走进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永昌县第三中学,“2+N”活动模式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后服务内容,竹竿舞、跳皮筋、秧歌舞、彩带龙、安塞腰鼓等传统活动,吸引着观摩团的目光,孩子们生龙活虎的精彩瞬间,体现了学校以“一校一体育特色”建设为契机,将阳光体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我校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仅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品格、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姜吉元一边介绍,一边指导孩子们在覆盖地膜的菜园里栽种蔬菜苗。近年来,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背景下,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以“品耕种之趣,享劳动之美”为特色品牌,将二十四节气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有力助推了“五育”并举,丰富了综合育人课程体系。学生毛淑睿说:“看着我们亲手种的菜,能体会在书本中体会不到的快乐。领悟春耕的乐趣、夏耘的辛苦、秋收的喜悦、冬藏的智慧,每个人都很有成就感。”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紧紧抓住“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的契机,按照“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观,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径,不仅永昌县教育系统成绩斐然,在金川区同样亮点纷呈。
金昌市第三小学依托“两院四室”规划,打造魅力科技特色品牌校。记者在创意编程室中看到,学生们通过图形化编程指令,让虚拟世界里的角色跳跃、旋转,在机器人创客室里,孩子们操控着遥控器,让无人机在空中摆出阵型,几乎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学生对科技魅力探索的热情。金昌市第三小学副校长张希玲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科教融合,积极与‘火星1号基地’、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外机构合作,让学生接触前沿科技,做好学生评价。”
金昌市第三中学则以活力“1314”体育特色品牌为抓手,创新体育课教学模式。“3+2+1”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涵盖基础体能训练、专项技能培养和团队协作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磨砺坚韧意志、强化团队意识,将体育强身与德育铸魂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跑完魅力早操的学生张泽激动地分享道:“以前我觉得早操就是锻炼身体,没什么花样,现在才发现早操还能花样跑,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很有意思!”
金昌市第八小学专职副书记杨玉莲感慨道:“观摩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金昌教育系统在推动各学校德育多元化内涵发展,系统性规划、创新性实践方面的育人新样态,今后我校将吸收各兄弟学校在推动育人质量提升方面好的做法,继续以新时代少年军校为载体,不断挖掘国防教育与核心素养的链接点,不断扩展新时代少年军校的内涵与外延,传承好红色基因,用红色精神培根铸魂,为学生成长赋能!”
观摩结束后,座谈交流会在金昌市第三中学报告厅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阶段性成果,分析现存问题,并从深化课程育人、完善协同机制等方面部署下一阶段任务。金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春林表示:“此次活动我们总结成绩、部署任务,动员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重点任务,凝聚工作合力打造‘行走的德育课堂’,推动全市学生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相信在‘德润金昌,学在校园’八项行动的推动下,金昌教育的德育之花将在镍都大地绚丽绽放。”
记者:刘璐 李新宇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魏戈琪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