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历城二中一举斩获声乐、器乐、舞蹈三大赛项的一等奖及三项优秀创作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一所高中学校的艺术节目,是如何打败诸多专业对手,在全国拔得头筹的?
在无限逼近“极致”中磨出精品
据历城二中艺术团团长赵立秋介绍,参与本届展演的作品,皆是历城二中艺术团精雕细琢而成的艺术精品。比如,合唱《雨歇博山道中》是以辛弃疾词作《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为词,《Children of Light》则以澎湃的旋律讲述追光者的故事,两者之间形成了古典与现代两种风格的碰撞。原创舞蹈《剪春风》则创新融合了山东秧歌元素,塑造了哺育雏燕、教授本领的“燕子”形象,以此来颂扬教育家精神。而原创委约民族管弦乐《奋起》则以激昂旋律奏响了“少年强则国强”的强音。
在打磨作品的过程中,每项作品都做到了精益求精。
据历城二中合唱团团长刘锦介绍,在打磨《雨歇博山道中》《Children of Light》的过程中,作品中间的变装、风格转换及时间控制等都必须精益求精甚至极其严苛地来破题。“为将时间严格控制在8分钟以内,我每次都拿着秒表计时,前前后后进行了几十遍的调整,最终11秒完成转换,让孩子们快速切换状态。另外,为了衔接两首风格反差极大的高难度作品,我们仅动作、队形的调整就近十个版本。”刘锦说。
无独有偶,据历城二中舞蹈团团长毕欣介绍,在打磨《剪春风》的过程中,无论是服装妆容、灯光,还是曲风的选定都经历了反复推敲的过程。特别在“大小燕子分离”的经典场景中,团队摒弃整齐划一的传统模式,保留23位“小燕子”的个性表达,通过逐人指导将离别愁绪转化为直抵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同样,据历城二中国乐团团长田玉坤介绍,在国乐团的排练与演出中,师生以勤精艺、志以修身,对每一个指法的训练、每一次气息的控制、每一段旋律的把控都精益求精,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
二十载积淀成就深厚内功
历城二中素来重视艺术教育,自2004年起就开启了艺术高地的建设之路。学校以2018年新校区搬迁为契机,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配置最先进的中学生艺术馆,锻造了专业精湛的教师队伍,打造了国乐、舞蹈、合唱三大“高水平艺术团”。
此外,学校还广搭平台,将优质资源引入校内。自2021年起,中央音乐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实践中心以及全省首家清华美院、中央美院“教授工作室”先后落户历城二中。2025年3月,“于海工作室”的落户,让历城二中美育浸润再次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名家大咖进校指导、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持续开展,让师生尽享艺术盛宴。
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丰硕成果。舞蹈团、国乐团双双入选山东省高水平艺术团,艺术团连续5届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23年合唱获国际金奖,舞蹈《黄河岸边芦花开》、器乐《圣韵》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艺术团被授予“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荣誉称号,是山东省中小学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2024年,在山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历城二中包揽中学组声乐、器乐、舞蹈三大赛项第一名,学校“第一”数量居全省首位!
记者:范开云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