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山、荷塘、稻田连绵起伏,乐园、露营基地、村咖活力四射……盛夏时节,余杭区径山镇的小古城村绽放着一幅怡然自得的乡村画卷。7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新闻工作者探访此地,亲身感受“基层民主协商”在这里绘就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新图景。
2005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小古城村调研时,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的殷切嘱托,并强调“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这一重要理念滋润着小古城村乃至整个余杭区的民主土壤,孕育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基层治理新风尚。
20年来,村民们在百年大樟树下共商村事、集思广益,用最朴实的方式激发出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商量”出美好乡村生活
在村口的池塘边,一棵挂着“樟树下议事”木牌的大樟树巍然屹立,诉说着一段段民主协商、共议村事的温情故事。
时间拨回到2003年。当时,原钱家滩、俞家堰、吴山三村合并成小古城村,并村后,原三村村民间出现嫌隙,闹出了一系列令人挠头的烦心事。 比如要新建村道,个别村民极力阻拦,觉得“花老村的钱,便宜了外村人”。
改变,始于2005年初。“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指明了方向。小古城村在区、镇支持下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并形成“四议六步法”,探索出党建引领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协商制度,也建立了“樟树下议事”品牌,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和乡村发展步入快车道。
“村里项目建设,小到沟渠填埋,大到土地流转,我们都会在大樟树下召开协商会议,邀请大家来议一议。”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林国荣举了个例子。2018年之前,家家户户的高墙阔门紧裹着庭院美景,挡住了整个乡村的景观视野。为了推动美丽乡村提升改造,村党委决定开展“降围墙、敞心墙”试点。建墙容易拆墙难,如何破题?村党委按照“樟树下议事”的传统,邀请村民代表到百年樟树下协商议事,大家摆事实、讲道理、算大账、话好处,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村民们最终接受了围墙改造方案,降围墙从动议到决议仅用了21天。
如今,村口沿溪而建、总长近5公里的绿道,也是按照村民意愿优化的规划走线。一头连着杭长高速路口,一头连着村道的双向单车道,宽敞平整的康庄大道让村庄焕然一新,村民们都说,家乡越来越现代,年轻一辈更愿意留下了!
“这是我们村的‘传家宝’。”林国荣指着村口“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十个大字自信地说:“我们村现在环境好了、村民富了、游客多了,都靠它啊!”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围棋天地》编辑王锐边走边看,不时驻足记录。她感慨道:“村民们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下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无疑是乡村治理的大智慧。一子落,满盘活。小古城村通过一次次‘协商落子’,一步步盘活了乡村发展的整盘棋。每一步都尊重民意,每一手都凝聚共识,最终成就了一片‘活棋’,一片生机勃勃的乡村新天地。”
“商量”出活力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中,小古城村大力发展新型乡村旅游经济,不断引进现代农旅项目落地,全力打造乡村“美丽产业”。现在的“明星爆款”苕溪营地,就受益于这个民主协商制度。
当时,投资人拿着承包方案找到林国荣,林国荣毫不犹豫地留下一句话:“等我们与村里人议一议再说。”林国荣召集了村委会干部、村集体经济全资控股的杭州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代表、村民代表一起讨论方案,结果,当时的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应该免租金、搞联营、拿分成。”
“免租联营”的方案一度让投资人不解,但很快他就体会到了民主协商的“厉害”。投资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村干部总是和村民们及时出现帮助一起解决问题。就拿营地接电来说,原先估摸着要3个月,在村干部一边帮忙协调有关部门,一边找来本村电工师傅施工之后,1个月就顺利完工了。露营地开业半年便收回了前期投资,2024年仅门票收入就接近百万。
近年来,小古城村充分发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作用,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2019年,村里成立小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相继开发古灵精乐园、苕溪营地、农事研学、红色精品教育线路等村属公司自营项目,打造小古城村农文旅运营品牌。据统计,2024年,全村农文旅综合收入超过4800万元,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5.8万元。
在厦门日报社记者宋智明看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不仅下活了乡村治理的“棋局”,更激活了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小古城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就像一盘精心布局的围棋,每一步都讲求落子精准、通盘谋划、长远布局。”
“商量”出乡村未来发展
小古城村所在的径山镇素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的美誉,拥有1200余年的文化历史。在小古城村,连绵起伏的茶园如碧浪层叠,不仅构成了醉人风景,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为了串联整合各村地域文化、生态资源、产业优势,构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的乡村产业共生共创发展格局,今年,由径山镇打造的大径山未来市集落地小古城村,小古城村也走上与周边村落联动发展的新路子,继续探索“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共生共富路径。
大径山未来市集是一座融合“产、学、研、创”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综合体。它以“茶+”为核心理念,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以创意形式焕新呈现径山茶文化。游客不仅可以淘到独具匠心的茶主题文创产品,还能亲身体验宋代点茶仪式,感受中华茶文化的雅致与传承;也可以打卡“网红”茶饮实验室,品尝“趣吃茶”系列抹茶新式茶饮,领略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之美。
另一方面,市集还设立了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为径山镇11家工坊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宣传展示、供需对接、技能赋能、创业孵化、直播促销、政策咨询等多个方面。如今,共富工坊已累计培训超300人次,孵化出12名“工坊合伙人”,带动周边300余名农户实现就业增收。这里俨然成为了径山现代“新农人”的孵化基地、乡村技能创富的重要平台。
“希望每一位来到小古城村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看见乡村蝶变的模样,感受小古城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勃勃生机。”市集工作人员林春燕表示,未来市集的打造也运用了众人协商机制,大家对小古城村未来的产业发展作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以研学撬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全域发展”的总体思路,还编制了小古城村未来五年的产业规划。
如今的小古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90余项荣誉接踵而来,成为余杭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余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一方面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风貌整体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另一方面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议得出幸福,一幅幅产业旺、乡村美、百姓富的壮美画卷,也将在更多的青山绿水间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