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向申荣、刘心贝)鹤峰是茶叶出口大县,已连续三年茶叶出口量居全省第一。目前正是茶叶出口的重要季节,当地近40万亩茶园正在加紧采摘。今年一季度,鹤峰已出口茶叶1979.2吨,出口额742.9万美元。
从生态茶园到国际货柜,从传统种植到全链升级,小小一片茶叶漂洋过海,成就了鹤峰的大产业。
国际品质源自全域有机
连日来,鹤峰县走马镇的万亩茶园已是一片忙碌。茶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茶叶。如今鹤峰的每一片茶叶都印上了“全域有机”的标签。“木耳山全体茶农管理有机茶,都是人工除草,不施高毒化肥,但我们产值却比之前翻了一倍。”走马镇升子村茶农周云清说。
鹤峰县木耳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柏芝介绍,多年来,木耳山茶园始终坚持全域有机管理,茶叶品质显著提升,价格上升的同时,还十分受市场欢迎。
鹤峰县平均海拔1147米,年均降雨1934毫米,年均气温12.2℃,森林覆盖率80.11%,适宜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气候温度、空气湿度,造就了鹤峰茶独特的品质,兼具健康与风味双重优势。
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苏宏年表示,“鹤峰绿茶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炒青绿茶具有熟板栗香;红茶香甜可口,具有‘冷后浑’现象。”在鹤峰,有机茶园采取物理、农业、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即每30亩茶园配置1盏杀虫灯,每亩悬挂20块粘虫板,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成为全国首个“全域有机茶认证县”。
科技赋能让传统茶业焕发新生。鹤峰为全县茶园建立数字化档案,每块茶园配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数据直通县农业农村局监管平台,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追溯,建立从土壤到成品的128项检测标准。
“我们通过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茶叶追溯管理到田头,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为鹤峰县创建‘鹤峰茶’品牌,走茶叶高质量发展之路保驾护航。”鹤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综合股股长李宗奇表示。
多元驱动共拓海外市场
一个户籍人口仅20万的山区县鹤峰,凭什么拿下全省茶叶外贸出口第一的订单?
来到鹤峰县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厂区,这座投资2.3亿元的现代化工厂,拥有32条智能化生产线,从茶叶技术拼配,到精制加工只需8个小时。公司小包装车间主任向艳艳介绍,“现在生产的这批茶,是马里刚下的200多吨的订单。现在车间正在全力赶制订单,争取在月底按时把货发到客户手上。”
凯荣公司是当地通过以商招商组建的茶叶出口链主企业,年加工能力可达5万吨,通过制定发布大宗出口茶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带动上游初制精制茶企配套升级生产设备,智能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公司总经理周平说,“我们从有机茶认证、出口基地备案、茶叶标准化制定等方面着手,通过智能化生产有机茶标准化认证,国际物流优化和品牌全球化布局,构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全产业链体系。”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鹤峰县茶叶出口企业因地制宜,调整出口方案。
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是恩施州首家在摩洛哥建厂的茶企,拥有5条生产线和自主品牌“SAHA”,直接辐射北非10国,年销售额稳定在1200万美元。公司针对摩洛哥消费者偏好浓香型绿茶的习惯,调整发酵工艺,推出家庭装(200克)和茶餐厅专用大包装(10公斤),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公司总经理谷丽燕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建立海外核心仓,并在当地工厂大量雇佣本地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将国际标准茶适配北非口味,针对当地特色文化习俗设计营销场景。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仅摩洛哥市场占有率已达35%。”
湖北龙豪茶叶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以生产、加工、销售大宗茶为主的企业,主要市场都在国内。去年底获得自营出口权,在政府专项资金800万元支持下进行技改,参与“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及国际展会,拓展海外渠道,实现茶叶出口新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借力‘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及铁海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并通过自主品牌,结合海外市场需求定制产品,依托鹤峰县‘茶叶出口高质量地区’优势,与摩洛哥、中亚等市场建立稳定合作,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湖北龙豪茶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正表示。
政企协同打通出海“最后一公里”
从武陵深山到撒哈拉沙漠,一杯鹤峰茶要走多远?中国政府搭建的“全球贸易网络”给出答案。企业只需专注种好茶,参展、建仓、物流这些“出海难题”,早已被写进政策的解决方案。
在鹤峰县政务大厅里,茶叶出口企业可实现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银行账户、税务登记等事项“一窗通办”,同时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惠企政策咨询等多样的增值化服务。
“对取得有机茶园及生态低碳茶园认证面积1万亩以上茶叶企业,每年奖补8000元,对自营出口企业生产的自营出口实绩进行奖补,年出口实绩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最高奖补400万元。”鹤峰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综窗工作人员陈静介绍道。
针对茶叶出口账期长、融资难的痛点,鹤峰创新“链式金融”模式:国有平台鹤茶集团提供担保,龙头企业为上下游企业背书,银行推出“出口订单贷”“设备融资租赁”等12种专属产品。今年1季度,全县茶产业获贷金额达5000万元。
“鹤茶集团通过开展供应链代采业务,由鹤茶集团出资,帮助出口企业先行采购出口原料,待其资金回笼后再向鹤茶集团支付贷款,以解决出口茶企收购资金紧张的问题。”鹤茶集团副总经理张文贵介绍,同时,鹤茶集团还通过购置固定资产的形式,支持县内茶叶出口企业1900万元,帮助企业在海外建立茶叶加工厂,助力其拓宽海外市场,让鹤峰茶更好地销往海外。
据悉,鹤峰县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建设海外仓。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实现“当地接单、48小时送达”。
今年4月,鹤峰出台八条措施支持大宗茶出海,从资金奖补到产业项目均给出了明确且有力的支持政策,内容涵盖打造优质茶叶出口基地、鼓励企业自营出口、支持出口茶企业技术改造与产能扩张、解决出口茶供应链流动资金难题、鼓励企业在海外合资建厂等。
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陈昌鸿透露,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引导,鼓励企业自营出口,2025年,力争出口创汇突破6000万美元,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