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王世珂 通讯员 常榕
4月26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活动在江苏昆山圆满落幕。河南省肿瘤医院选送的情景剧作品《“锦”织人生》最终荣获第五届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年度杰出人文管理案例”。此外,河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办作品《‘锦’系肿瘤患者,传递希望与活力》,胸外科作品《护心之旅》,分别被评为“2024年度医院优秀人文建设典型案例”。
中国医院人文管理萤火虫计划暨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活动被誉为“中国医院人文管理的奥斯卡”。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医学本质是“以生命守护生命”,医院当以人文管理铸就医者仁心,让技术突破与温情关怀共生,构建有温度的医疗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说:“全国涌现的优秀案例印证了‘技术可以治病,人文可以愈心’这一点。”人文路演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医学管理研究院创始人刘庭芳教授强调,通过全国医院人文路演推动医护深度参与人文建设,让“生命守护者”队伍成为新时代医疗体系的核心力量。
大会重头戏的路演环节上,24强团队通过情景剧、歌舞、科普短剧等形式,展现医学人文的创新实践。
河南省肿瘤医院作品《“锦”织人生》以骨癌女孩“安安”的诊疗故事为主线,巧妙融入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人文结合,通过病房中医患的温情互动,打造疗愈场景的沉浸感,展现医护人员如何用专业和温度化解患者的身心困境。
剧中,“八段锦”不仅是一项康复训练,更成为连接医患心灵的纽带——护士长带领小患者及家属在病床旁练习,以“身体力行”代替说教,传递“疗身更疗心”的核心理念。
“这些透明的瓶子,装着化疗药,也装着活下去的希望。”剧中台词源自真实患者心声。主创团队以自身工作经历为蓝本,再现了肿瘤患者从绝望到重生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手术前的拉勾约定”“梦境中的哪吒呐喊”等情节,凭借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真挚的表演风格,深深打动了现场专家与观众。昆山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陆妹娟点评:《“锦”织人生》以八段锦为载体,融合健康促进与人文关怀,故事情节编排得很精巧,体现了医疗机构在肿瘤防治中的人文温度与专业担当,为健康促进提供了鲜活样板。
河南省肿瘤医院针对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等身心问题,创新性引入中医八段锦疗法,组建由门诊护理人员构成的“八段锦”志愿服务队。10名队员利用业余时间连续12周集中训练,掌握了动作要领和精髓。
八段锦是中医传统养生功法之一,可调节身心,疏通经络气血,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改善不良的身心状态。
2024年9月起,志愿服务队员每日固定时段带领患者练习、一对一指导及线上社群督促,将传统养生功法融入现代医疗体系。此举突破传统治疗局限,以“身心同治”理念缓解患者症状,同时构建温情医患关系。目前累计开展20次线下活动,覆盖130余人次,患者反馈身心状态显著改善。
此次获奖的《锦织人生》正是这些实践的缩影。未来,医院计划深化“八段锦+”服务体系,拓展护理康复指导、个性化训练方案及疗效追踪研究,打造“医疗-康复-心理”全链条人文关怀模式,助力肿瘤患者高质量生活。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石红英表示:“我们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守护希望。未来将继续以患者体验为中心,让人文之光点亮更多生命。”正如《锦织人生》结尾所言:“让忐忑变成坦然,让恐惧化作希望,让生命绽放重生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