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抱着最后一丝生命希望来到南京,没想到手术如此成功,今天就能坐高铁回家了!”4月9日,17岁高中女生晨晨的妈妈在病房里激动地说道。晨晨是一名曾被多家医院判定“无法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女孩,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曹海龙教授团队的救治下,重获“心”生。经历两年辗转求医无果,生命进入“半年倒计时”的她,术后第二天便实现自主行走,苍白的面庞重新绽放出少女特有的灿烂笑容。
辗转两年求医无果 花季生命进入倒计时
家住在河北秦皇岛的晨晨是一名“学霸”,一直以来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家中父母的骄傲。两年前晨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在入学体检时,一个噩耗让一家人犹如晴天霹雳——晨晨患有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孩子生病后身体状态越来越差,不得不暂停学业,她经常躲在被子里哭,不愿意说话。”晨晨母亲红着眼眶回忆。为了给晨晨寻找手术治疗的机会,一家人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医之路。此后两年,他们辗转于北京、天津、河北各大医院,四处打听权威专家和先进技术,每一次的询问都满怀期待,而每一次的失望却又如影随形——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大大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和难度,只能靠昂贵的药物维持生命,两年间已花费近40万元。在今年3月的最后一次检查中,一家人更是得到“生命不超过半年”的判决,万念俱灰。
晨晨的不幸让亲戚朋友也十分着急,许多人推荐他们到江苏南京,找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曹海龙,说他在治疗先心病领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或许能为孩子带来转机。
微创手术创造生机,两小时改写生命轨迹
“哪怕只有一丝机会,我们也不想放弃。”晨晨妈妈当即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上了曹海龙主任。曹海龙主任在线了解到晨晨的大致情况后,初步判断患者仍有手术机会,应尽早接受治疗。
3月28日,晨晨在家人的陪伴下,坐着轮椅来到中大医院心脏外科,此时的晨晨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甚至下地走路都成了奢侈。曹海龙主任团队迅速为晨晨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孩子严重贫血,严重营养不良,情绪上明显低落,不愿与人交流。
“患者肺动脉高压已达临界值,手术风险很大,但好在吸氧后血氧饱和度上升、全肺阻力下降,说明患者肺动脉高压以动力性为主,这为手术留下了一线希望。”凭借多年积累的深厚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诊断能力,曹海龙主任深知晨晨的病情复杂棘手,但眼看着花季的少女生命垂危,看着孩子母亲充满希望的眼神,他并未退缩,毅然决定为晨晨实施手术。
经过术前讨论,曹海龙主任考虑到患者是一名年轻的女孩,并且身体十分瘦弱,很难承受开胸手术带来的损伤和疼痛,决定为她改良腋下微创手术,这一手术方案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完全支持并信任主任!”术前谈话时,晨晨妈妈坚定地告诉曹海龙教授。
4月2日一早,中大医院手术室内气氛紧张。心脏外科曹海龙主任、蒋杰主治医师等手术团队迎难而上,在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的保驾下,凭借周全的手术方案和精准的手术操作,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腋下改良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型术,手术仅耗时2个多小时,切口仅4-5公分。术后,晨晨被转入重症医学科密切监护生命体征,两小时后便成功拔管,转回心脏外科普通病房。
医患携手创造奇迹,轮椅少女重展笑颜
术后第二天上午,晨晨在心脏外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走下了病床。中大医院心脏外科护士长周娟说,术后第五天,晨晨已经可以绕着病房一口气走10圈,还在护士的陪同下到医院的超市买了爱吃的零食……看着几天前还坐在轮椅上无法活动的女孩一天天好起来,同病房的患者家属无不感叹:这是一场“生命的奇迹”!
“曹主任,谢谢您救了我的女儿,也救了我们整个家庭!”4月9日出院当天,晨晨妈妈激动地握着曹海龙教授的手感谢道。这个压抑了两年泪水的母亲,特意送来写着“医德高尚医术好,救命之恩永不忘”的锦旗。
“现在你恢复得很好,在出院一个月后就可以上学,三个月就可以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了。”出院前,曹海龙主任对晨晨说道。看着女儿瘦小的脸上又重现了往日纯真的笑容,晨晨的妈妈眼泪簌簌落下。
“医学要有破局的勇气,这类终末期先心病患者并非绝对手术禁区,只要有机会,就要想尽办法尝试!”曹海龙主任说。
曹海龙主任介绍,先天心脏病发病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而且有些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症状会进行性加重。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出现瓣膜反流、肺动脉高压等,甚至会威胁生命。
此次17岁花季少女手术的圆满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大医院心脏外科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更为无数先心病患者及其家庭点亮了希望。
通讯员:蔡逸秋 崔玉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