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新桥影视产业基地分会场5月23日在清平古墟影视文化园开幕。本次活动以“‘数’新境・‘影’未来”为主题,本届分会场聚焦影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文旅融合创新,展现深圳在“影视+ 文旅”领域的引领力 为百年古墟注入数字时代新活力。
五大重点项目签约构建数字制作产业生态圈
承载深圳百年商贸历史的清平古墟,曾是岭南地区繁华商埠的缩影,现存永兴桥、广安当铺等20余处历史建筑,见证着广府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厚重积淀。如今,这里通过“影视产业集聚+文旅场景创新”,蜕变为集影视拍摄、文化体验、数字创作于一体的影视文化创新璀璨舞台。开幕式上,岭南特色歌舞《英歌》表演拉开帷幕,传统民俗与现代光影技术交相辉映
开幕式现场,深圳新桥影视产业基地集中签约五大重点项目,涵盖《S.A.I.F》《跑酷人生》两部电影项目;《系列品牌短剧与艺人经纪》《精品短剧计划》;与清平实验学校共建“清平戏剧演艺工坊”,则通过青少年戏剧教育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项目签约不仅充分展现了基地在产业集聚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彰显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制作生态体系创新发展。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基地正加速构建数字制作产业生态圈,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元活动激活古墟沉浸式体验赋能文旅消费
“微短剧制作、变现与国际传播新路径”为主题的行业分享会成为焦点。国际制片人董瑷珲主持会议,通过前沿技术解读、标杆案例复盘、深度圆桌对话等形式,为影视与文旅从业者、创业者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共同探寻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商业蓝海和微短剧变现与国际传播的更多可能。
此外,24日起,新桥影视产业基地分会场系列配套活动陆续展开:“清平・戏境”沉浸式戏剧将古墟永兴桥、当铺等实景转化为互动舞台,游客可穿越百年街巷,在影视“微片场”中与演员即兴互动,感受广府文化IP与原创戏剧的融合魅力;湾区影视文化交流周邀请港澳影视机构举办创投会,推动大湾区资源共享;“百年追忆・光影随行”影像展通过老照片与电影道具,梳理新桥粮仓与深圳影视产业脉络;“清平学堂”则面向市民开设影视制作公益课程,推动文化普惠与产业科普。
文|陈云强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