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文化引领·数智赋能·多元协同”助力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49:00    

大众网记者 朱铜辉 通讯员 郝瑞美 王巧靖 济宁报道

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立足新时代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等战略,着眼国家社会发展之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之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之求,创新推出《文化引领·数智赋能·多元协同: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该成果立足体育学科发展前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数智技术赋能、“需求-学科-培养-创新”四链贯通、“政校行企社”五方协同,为培养“价值-技术-资源”三位一体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提供了“曲师方案”。

深耕“文化根脉”,厚植育人精神根基

学院立足孔子故里地域特色,将儒家“六艺”精髓融入体育学科,聚焦于“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高尚体育道德、深厚专业知识、精细运动技能及卓越教育教学能力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将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解决“以体育人”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问题。

依托该成果,卓越体育人才培养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6支;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体育精神谱系构建研究》重大项目;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孔子射艺),将传统射艺、武术等课程纳入培养体系,通过“礼仪+技能”的双重训练,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与体育道德。其中,学生王世坤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获射箭(复合弓)第一名,学生马琳在中国大学生射箭锦标赛获个人排名赛第一名,成为“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生动实践。

构建“智慧教育”,驱动教育形态创新

学院响应“数字中国”战略,制定了《体育数智化转型五年行动计划》,新增“体育大数据”交叉学科方向,其教师团队承担了国社科《数智赋能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一般项目,形成了“专业链——培养链——需求链——企业链”四链联动机制,以满足体育行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学院围绕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核心领域,动态优化课程体系,基于休闲体育虚拟实验室,精准对接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发“体医融合”“智能体育装备研发”等特色模块,并与济宁市体育局、济宁市中医院共建“济宁市体育医院”,与山东省体育局、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等共建30余个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导引”式实战教学,确保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推进“协同育人”,打造育人生态共同体

学院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导向,以“需求链牵引+学科链重组+培养链迭代+创新链反哺”为经,以“政府定标配需+高校筑基培优+行业破界赋能+企业实战验效+社会多维评价”为纬,构建“战略对接-资源贯通-价值共生”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学院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实现人才、资源、信息的全面协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有力推动了其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均衡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定向分会年会”等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等平台,学生积极参与山东省农村体育大调研、山东省社区体育大调研等项目,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并获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曲阜师范大学以“卓越引领”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为统揽,通过“文化根脉-智慧教育-协同育人”三位一体体系重构育人生态:深耕“文化根脉”厚植育人根基,解码传统基因赋能思政铸魂,将文化内核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构建“智慧教育”驱动创新变革,以数字技术重塑教学场景,推动教育形态向智能、开放、共享演进;推进“协同育人”打造生态共同体,整合四链五方资源要素,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生态闭环。最终构建起“文化浸润-智慧赋能-协同创新”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动态适配。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专业人才,为服务国家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曲师范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