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
最近,多地出现星级酒店摆地摊的情形,丽思卡尔顿的汉堡车开进天津街头,静安瑞吉酒店将满载松饼和咖啡的餐车开进小区,开元酒店的大厨在夜市支起卤味摊,让人们在街头巷尾就能品尝到星级酒店和高端餐饮的美味。还有不少星级酒店将上百元的大菜拆成小份售卖,48元一个肘子、38元一斤小龙虾,生意红火,几小时就售卖一空,供不应求。
除了线下摆摊,不少星级酒店还进行了数字化尝试,铺设线上消费渠道,如河南某五星酒店通过短视频平台售卖虎皮肘子,预售的销售额就达2万余元。酒店负责人称,摆摊应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星级酒店怎么一下子变得“接地气”?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指出,县域经济规模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正带动餐饮市场加速下沉,大众化平民消费餐饮成为市场主流选择和发展方向。在星级酒店的地摊上,有着与酒店堂食一样的新鲜卫生的食材,星级大厨掌勺的烹饪水准,更加亲民的价格,贴合大众消费习惯的品类,从经营模式上看,星级酒店已经从主打高端宴请的“等客上门”,到主动铺设堂食、线上、摆摊等新零售渠道,覆盖更广的消费人群和多元化消费需求。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议论说“五星级酒店摆摊自降身价”,是“集体弯腰”“最后的挣扎”。然而市场本就是动态变化的,将高品质产品面向大众,酒店有了新的消费增量,消费者买得开心,有何不可?并且星级酒店深挖市场需求又及时响应的勇气和行动值得鼓励,是一次各方受益的积极探索,应该对这种“主动求变”多一些包容和尊重。
同时,当消费者愿意在地摊上购买38元一斤的小龙虾时,购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对星级酒店“食品安全”“标准化服务”的认可。这种信任,还可能转化为日后对酒店宴请、会议等高利润业务的青睐。星级酒店通过摊位的形式,将“高端品质”送进可触达的“生活圈”,将消费场景进行了有效延伸,这是一个行业在时代变革中主动撕掉标签、重塑自我的勇气,也是在消费分级的浪潮中,探索适者生存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