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疲软、供给过剩,当前我国乳业面临周期性调整,亟须通过多维度战略破局突围。日前,在上海举办的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乳品创新分论坛上,有专家表示,我国乳业破局的关键在于差异化产品创新。
差异化产品创新不可或缺
益普索最新调研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乳制品市场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新增用户比例逐年减少,品类竞争呈现存量市场竞争态势。在益普索中国事业部群董事总经理饶峥看来,随着过去几年市场的不断下沉以及对消费者的进一步教育,乳品的渗透率已达80%—90%左右,再进一步拓展新用户非常困难。值得关注的是,重度用户数量同时也在快速减少。“目前,国内乳品市场面临的冲击主要是来自跨品类的冲击,消费者可选择的食品饮料产品太多,导致乳制品品类的重度用户比例近年来逐步减少。”饶峥指出,我国消费体量巨大,可以细分出多个消费群体,比如银发族、小镇青年等。
“每个细分人群都是机会点,所以抓住这些细分人群做好精准的产品定位并精准营销,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饶峥认为,有两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潜力增长消费人群。首先是老龄化人群。新一代的老年人群有知识、会上网、关爱自己。对于这一群体,企业不仅要用功能性乳品打动他们,更要用情感连接他们。其次是下沉市场的消费人群。饶峥认为,这一群体的特点可以称为“小钱大闲强社交”,企业可以思考用什么样新奇的口味、话题感创造社交属性产品,从而与他们连接,这是在产品创新中要去思考的方向。
饶峥强调,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差异化产品的创新不可或缺。以市场占比最高的白奶品类为例,目前消费者的诉求已然上升至极致的营养和性价比,企业亟需从高端化、功能化以及口感风味方面进行产品创新。“可以看出,无论是零蔗糖、高蛋白,还是低GI产品的出现,白奶市场已经从价格战变成技术战,未来还会愈演愈烈。”饶峥表示。
从需求创新中寻觅发展机会
事实上,国内企业也在不断从创新差异化单品、创建细分消费场景,以及整合多元化渠道等多方面提升自身实力。
对于龙头企业伊利而言,成人奶粉在过去10年里增长稳健,成为其整个乳制品板块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这期间,我们逐渐细分出了中老年人群、女士人群、学生人群等。这样的细分使得产品能够不断渗透进更多家庭。”伊利集团成人营养品品牌总监张晓阳提到,60岁以上的人群数量目前已经突破了3亿,到2030年这一占比会高达26.4%,意味着成人奶粉有着非常强大的消费基础。
基于此,伊利在这一细分领域不断进行创新。如为了解决许多老人的乳糖不耐问题,伊利在去年通过双酶解技术在奶粉中实现了“0乳糖”;针对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高血糖问题,几年前伊利就推出了一款低GI奶粉;今年3月1日,伊利与同仁堂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多款添加“药食同源”物质的新品。“未来,伊利还会在特医食品市场做更多的探索。”张晓阳透露。
任何创新都来自坚持不懈地、深入地科学研究。会上,中国飞鹤首席科学家蒋士龙分享了飞鹤从婴儿奶粉到全年龄段营养食品的布局历程。作为近年来婴配奶粉市场的龙头企业,飞鹤自1962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创业与转型,通过与北大医学部、江南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和机构建立深度科研合作,对大脑发育开展系统化、体系化研究,实现了更精准的营养干预和产品落地。
如今,面对出生率下降与老龄化加剧,飞鹤将成人产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与首都医科大学等合作开发适合中老年人群的产品。据了解,飞鹤重点打造的成人奶粉“爱本”品牌,一经上市,就受到多方关注,去年上市的“爱本跃动蛋白”成人奶粉,针对中年以上人群的肌肉流失现象提供营养支持,这一新品获得了市场的良好反馈。与此同时,飞鹤的创新重点已经延伸到功能食品的开发。“产品开发的切入口就是以药食同源的食材通过数字标签的方式把功能体现出来。” 蒋士龙表示。
时时关注中国乳业发展的还有外资企业,“中国是恒天然公司最大的市场,也是最重要的市场,没有之一。”恒天然大中华区食品安全质量、法规事务与健康安全总经理王涛表示,恒天然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源于他们聚焦本地需求进行创新,包括挖掘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口味、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恒天然一直致力探究如何创造更多方便食用乳制品的消费场景。” 王涛表示,基于本土化偏好和国潮的流行趋势,恒天然开发了很多契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乳制品来实现乳品升级。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恒天然已开发出一些独特风味的产品,如十三香小龙虾味的奶酪片、意式番茄味奶酪片、青椒味奶酪片等。另外,恒天然还与中国的老字号合作,把奶油干酪与茶产品结合在一起,开发出类似茶饼的产品。
王涛表示, 希望在中国的本土创新能为全球的市场助力,凭借恒天然供应链、原料和在不同市场的准入优势,帮助恒天然的客户更多地开拓国外市场。
“回归到本质,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消费者需求的竞争。无论行业怎样变迁、消费者发生了什么样的需求变化,只要我们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下一个十年,我们会交出更好的答卷。”从与会专家分享中,可以看出,未来乳业仍需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持续科技创新,才能在挑战中寻得破局良方。
(杨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