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五一假期的出游人潮与岛城春光邂逅,青岛地铁青年文明号的成员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编织温暖网络。
“大家辛苦了!地铁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安全运行是第一位的。向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5月1日9时许,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来到综合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值班人员和劳动者们。
作为青年文明号成员、安全监督管理部陈松备受鼓舞。“我们24小时轮班值守,对所有地铁车站、轨行区、检修库区、建设工地乃至办公大楼,只要有监控的地方都会实时巡查。同时,我们还会电话抽查各分子公司、施工单位的应急值守情况。”陈松说。谈到结束了一天的值守,是否会庆幸无事发生,陈松严肃起来:“每次值班期间,我最担心的就是值班电话突然响起,那刺耳的铃声让人瞬间万分紧张。但每逢假期这个电话却又必须响起,‘报告,今日运营线网总体安全平稳、客运组织有序’‘报告,今日建设施工安全平稳,未发生突发情况’接起值班电话,这就是最想听到的声音。”
5月1日凌晨0点57分,酒店房间内的鞠女士正在焦急的翻找着自己的行李物品,随身放有单位公章的文件袋不翼而飞,而当日清晨自己将搭乘早班飞机离青。心急如焚的鞠女士紧张到夜不能寐,回想到可能是自己乘地铁时将文件袋落在了座位上,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青岛地铁服务热线。“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热线员杨振宇洪亮的声音犹如一颗定心丸,让鞠女士有了着落。依托地铁热线特有的“接报—追踪—确认—归还”高效服务链,杨振宇迅速锁定到了文件袋的位置。失而复得的鞠女士紧紧抱着自己连夜取回的文件袋,给地铁青年们竖起了大拇指。热线服务中心青年文明号始终坚持用心服务市民、用声传递真情的宗旨,让“应答键”24小时闪烁,让乘客每一份牵挂都有“回家”的路。
4月30日晚高峰来临,李村站站台层响起稚嫩的啜泣声。李村站青年文明号成员、副站区长李赛英循声发现瑟缩在立柱旁的8岁女孩,“刚刚人太多了,我没跟住妈妈”女孩留着泪说道。通过孩子告知的家长电话,她迅速联系到已乘地铁离站的母亲。李赛英蹲下身轻拭女孩泪珠,在等候的15分钟里,李赛英用口袋里的糖果安抚情绪,以童话故事驱散恐惧。这座日均服务超10万人次的换乘枢纽,15分钟的陪伴化作城市文明的温度计,测量着服务热忱的刻度。
5月1日15时许,一位小伙在五四广场地铁站入口处踉跄扶墙面露痛色,青年文明号成员、值班站长李书勋见状立即上前问询,得知是膝盖磕伤后,他迅速取来急救箱,用生理盐水清理伤口。涂抹碘伏时小伙忍痛笑道:“光顾着拍海景了,没想到摔这一跤……”包扎完毕后,李书勋递上创可贴叮嘱保持干燥,小伙连连道谢:“这儿风景美,地铁兄弟还贴心,青岛真好,还来!”
5月1日16时20分,一位脸色苍白的女士踉跄倚靠在台东站星光志愿服务台,站务员李佳惠箭步上前搀扶。发现乘客因低血糖眩晕后,她三分钟内完成“应急三部曲”:温水润喉、糖块补给、软垫倚靠。“谢谢你啊小姑娘,谢谢青岛地铁。”恢复体力的乘客紧握李佳惠的手说道,而这也是台东站青年文明号365天常备的“暖心处方”。
五一假期,许多人放下工作来青享受悠闲时光,相较于旅游季昂贵的酒店,具有价格优势“青铁美寓”成为了有长期租住需求旅客的最佳选择。“你们的服务太贴心了!没想到假期入住还有小礼物呀。”从清晨到日暮,接待、签约、验房、答疑、搬运行李……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青铁置业租赁事业部青年文明号的成员们还集思广益为前100名签约入住的客户准备了“盲盒小惊喜”,这一小小举动意外地获得了每一位客户的好评及夸赞。面对初次入住新店客户的急切与期待,成员们以专业和微笑化解疑虑,用行动诠释“家”的温暖。
这样的温情故事在青岛地铁青年文明号集体中不断上演,从晨光熹微到繁星满天,青岛地铁19个青年文明号集体,1000余名青年文明号成员正以青春之名守护城市“动脉”。他们用专业构筑安全防线,以真情化解旅途困顿,让“青年文明号”的金字招牌在五一假期客流高峰中绽放异彩。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征程上,青岛地铁的青年人将践行“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的初心使命,在这座向海而生的浪漫之城,以轨道为弦弹奏温暖乐章。
来源丨青岛地铁
编辑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