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夺锦“开门红”,南海“三农”春来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3:04:00    

4月7日,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到南海区调研,来到广东万顷园艺世界,听取里水镇现代农业发展及蝴蝶兰种植销售、锦鲤养殖等情况介绍。唐屹峰强调,要强化特色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行业进一步做优产品、做强品牌、做大市场,更好带动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从春天出发,南海“三农”工作全力冲刺“开门红”。

成功举办2025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首天预订单金额达1.3亿元;南海预制菜企业组团亮相中国食材供应链第一展,斩获超千万元订单;南海锦鲤企业代表内地锦鲤首次跨境参加国际赛事;“分润模式”的探索入选2024年度佛山市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一季度收官之际,南海“三农”工作捷报频传,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2025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速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要实施“接二连三”战略,为南海农业农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描绘出清晰路径。

在此背景下,南海区农业农村系统抢抓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发展机遇,把“一季度开门红”视为全年工作的关键起步,力争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期增速9.06%,农业经济稳速增长。

南海预制菜企业组团亮相中国食材供应链第一展。

搭平台、寻商机、促合作

“一花一鱼一菜一种”爆单出圈展现新气象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跑好“第一棒”至关重要。开春以来,南海区农业农村系统抢抓发展机遇,围绕“一花一鱼一菜一种”特色优势产业,聚焦产业集群发展,以展促销,引外面企业走进来,把自家企业带出去,找商机促合作;以科技引领,赋能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将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蝴蝶兰作为南海农业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即在拼经济的新风口中冲刺起跑,迎接全球客商的到来。今年2月,南海依托蝴蝶兰优势资源,成功举办了2025广东蝴蝶兰新品种展,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国蝴蝶兰客商吸引到了南海,为本地蝴蝶兰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招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加深和促进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据统计,展会首天,促进了不少企业与合作商签订意向单,累计金额超1.3亿元;展会3天,仅蝴蝶兰瓶苗订购量超过1亿株,总成交额超2个亿。

花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花产业也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好消息。南海蝴蝶兰企业——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漳州钜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完善前端种业建设,贯通蝴蝶兰研产销全产业链,建设蝴蝶兰种业总部。通过总部建设,南海蝴蝶兰苗年产量有望增加两倍至三千万苗。

这个春天,南海“这条鱼”很忙很忙。今年2月,南海11尾锦鲤第一次亮相国际选美舞台,成为国内首批完成国际赛事“往返通关”的锦鲤。3月,举办第三届中国锦鲤幼鱼大赛,报名参赛企业超百家,参赛锦鲤数量创新高、达3460尾。大赛通过赛事搭建平台,邀请了来自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各地的业内组织、协会来南海交流,聚合饲料渔药、水族设备、园林造景、物流配送等锦鲤产业上下游企业进行交流、贸易,并同步举办了“观赏鱼产业推广——桃园锦鲤慈善公益游学市集活动”,实现产业推广发展与慈善事业相结合。南海正持续发力打造锦鲤产业的标杆平台,力争把南海打造成“中国锦鲤之都”,助力南海高水平农业加快发展。

今年3月“统一杯”第三届中国锦鲤幼鱼大赛在南海区狮山镇举行。

在实施项目引进来战略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产品走出去的策略。3月底,佛山市南海区预制菜产业园首次组织了顺誉、华南味谷、红宝蛋类等8家企业以组团方式参展,协同联动何氏水产、加藤利、日宥等15家企业,亮相中国食材供应链第一展。展会上,南海参展企业纷纷亮出自家企业的拳头产品,斩获了超千万元订单,极大提升了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企业的知名度。

此外,南海还推动了优质良“种”培育。今年1月,佛山市吉裕润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口黑鲈良种场通过省级水产良种场验收;2月,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在百容水产正式揭牌使用,这是广东省首批获得认证的两家企业之一,也是佛山首家获得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南海还在区内推广无抗养殖等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百容水产打造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

这一系列成绩,也为南海今年春耕育种工作鼓足了底气,增强了信心。据统计,一季度全区鱼苗产量预计可达600亿尾,同比增3.3%,产值4.8亿元,同比增19%。

供需对接、资源链接、互利共赢

做优常态化服务保障,构筑项目建设“新引擎”

为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做好优质项目增量及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服务,春节过后,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牵线搭桥”,举办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供需对接活动,畅通渔业、花卉、食品康养产业链供需两端的资源对接,搭建企业间合作共赢的桥梁,提升产业链供需对接常态化服务,助力企业增资扩产,推动高水平农业高质量发展。

由区农业农村局牵线,2月21日,广东广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广东广垦孵化器运营有限公司与物只卤鹅食品集团成功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合资成立广东物农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狮头鹅产业链合作。这不仅是广垦孵化器与物只卤鹅携手并进、拓宽合作外延的新起点,也是南海促进农业领域国企民企合作的新实践,更是南海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协同、要素共享、供需互通、降本增效的新型产业生态的创新做法。

今年2月,广东广垦孵化器运营有限公司与物只卤鹅食品集团成功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另一方面,南海区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支持农业企业增资扩产。3月9日,佛山顺越食品科技园动工建设。项目由佛山顺誉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将打造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冷链物流+物联网销售+文旅”为一体的岭南特色美食的综合性花园式工厂园区。

今年一季度佛山顺越食品科技园动工建设。

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村改革集成化

释放改革红利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季度农业经济良好开局,农村改革发展也迈向新阶段。

近日,佛山市委改革办公布了“2024年度佛山市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名单,其中南海这个改革创新案例——以“分润模式”激活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富密码”成功入选。3月底,《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头版联动聚焦佛山市选派职业经理人队伍为乡村“二次造血”在南海狮山颜峰社区的生动实践,南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得到了全国关注。

这一系列的成绩是南海农村改革的成效之一。站在新的一年,面对农村改革现存的优势和困难,南海展开了一场新的实践——同步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农村改革集成化。

今年2月,南海召开了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现场会,发布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十项举措,并与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同部署、同推动。

另一方面,为促进土地资源连片集聚开发,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拓展集体多元化收益渠道,南海区积极支持农村集体资金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成立土地整理公司等方式,以自有资金独立开发、资金入股、投入政府引导基金等形式,积极参与工业园区改造和土地连片开发项目等经营性投资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个集体资金计划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功签约。

典型引路、多元共建、美学添彩

以持续美长效美绘写农村环境新画卷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近年来南海区分年度分批次共推动60个村(社区)开展典型村培育,其中,2023年培育12个,2024年培育30个,2025年拟选树培育18个,目前入选省级名单占佛山全市32.3%。

在选树培育的60个典型村中,有13个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有19个成为集体经济“亿元村”,全部典型村入列省美丽宜居村。其中,第二批典型村丹灶镇罗行社区“罗行艺术墟构建艺术乡创新局面”入选农业农村部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为佛山唯一、广东唯二的入选案例。第三批拟培育典型村狮山镇朗沙社区“推动立体式治理模式”入选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过去一年,南海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强化“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理念,引导村集体资金主动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村居应绿尽绿,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助力乡村焕新颜。2025年,南海肩挑建设“环两江”先行区主战场的责任,为全面提升乡村环境与治理效能,今年3月,南海启动“千园万户村村美”促进行动,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共同认捐、认领、认管“四小园”,延伸打造万户“美丽庭院”,并将“四小园”“美丽庭院”作为村民户外活动阵地延伸,发展民宿、采摘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激活乡村经济。

从春天出发,奋战春天里。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开好头、起好步,才能掌握全年工作的主动权。在这股“春日经济”的浪潮中,南海“三农”工作展现出无限潜力与广阔前景。

撰文:孙景锋

通讯员 陈晓静 南农宣

【作者】 孙景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